生猪的现状
2025.05.18 23:27 9 0
中国生猪产业目前整体保持稳定发展态势,市场供需基本平衡,价格波动趋于平缓,养殖结构持续优化,疫病防控形势总体稳定,规模化、标准化、智能化养殖水平不断提高,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,下面从生产、消费、价格、养殖等维度详细介绍:
- 生产供应
- 产能稳定:2023年三季度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240万头,处于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的上限,为生猪稳定供应提供了坚实基础。
- 产量增加: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生猪出栏5.99亿头,比上年同期增加2839万头,增长5.0%,猪肉产量4653万吨,增加224万吨,增长5.0%。
- 消费需求
- 阶段性变化:受季节性因素、节假日等影响,猪肉消费存在一定的季节性波动,中秋、国庆、春节等节假日期间,消费需求通常会明显增加。
- 长期平稳: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肉类消费结构不断优化,牛肉、羊肉、禽肉、鱼肉等消费增加,对猪肉消费产生一定分流,但猪肉在肉类消费中仍占据重要地位,整体需求保持相对稳定。
- 市场价格
- 波动趋缓:2023年以来,生猪价格波动幅度明显收窄,年初由于供应相对充足等因素,价格有所下降,随后随着市场供需关系的调整,价格有所回升,但整体保持在相对合理区间波动。
- 成本支撑:饲料成本等生猪养殖成本对价格形成一定支撑,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仍是影响价格走势的关键因素。
- 养殖模式
- 规模化提升:大型养殖企业在生猪养殖市场中的份额不断扩大,养殖规模化、集约化程度持续提高,中小养殖户加速退出或转型升级,大型养殖集团通过自繁自养、一体化经营等模式,提升了养殖效率和抗风险能力。
- 智能化发展:智能化养殖设备在生猪养殖中得到更广泛应用,如自动化喂料系统、环境控制系统、智能监测设备等,提高了养殖管理的精准度和效率,降低了人工成本,提升了生猪养殖的质量和效益。
- 疫病防控
- 总体稳定:政府部门不断加强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,持续强化疫情监测排查、检疫监管、消毒灭源等措施,养殖场户的防疫意识和生物安全水平也有所提高,生猪疫病防控形势总体保持稳定。
- 防控升级:疫苗研发等疫病防控技术不断进步,一些企业积极探索新型疫苗和防控方案,为生猪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生猪产业将继续朝着规模化、标准化、绿色化、智能化方向发展,市场供需有望保持动态平衡,价格波动将更加平稳,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将不断提升。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