母猪断奶后不发情的原因
2025.05.20 03:22 9 0
母猪断奶后不发情是一个在养猪生产中较为常见的问题,会对繁殖效率产生不利影响,其可能由以下多种因素导致:
饲养管理因素
- 营养水平不当
- 营养不足:母猪在哺乳期会消耗大量营养,如果断奶后饲料中能量、蛋白质、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缺乏或比例不当,就会影响母猪的发情,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低,会导致母猪身体恢复缓慢,激素分泌失衡,从而延迟发情。
- 营养过剩:过度饲喂导致母猪过肥,脂肪堆积会影响激素的分泌和生殖器官的正常功能,使母猪难以发情。
- 环境应激
- 断奶后混群应激:母猪断奶后重新合群,群体秩序的重新建立会使母猪受到应激,影响内分泌系统,进而抑制发情。
- 猪舍环境不适:如温度过高或过低、湿度大、通风不良、卫生条件差等,都会使母猪感到不适,影响发情,夏季高温时,母猪采食量下降,身体代谢紊乱,容易出现不发情的情况。
- 断奶日龄过早或过晚
- 过早断奶:仔猪在21日龄前断奶,母猪的乳腺功能尚未完全恢复,生殖系统也未得到足够的刺激,容易导致断奶后不发情。
- 过晚断奶:超过适宜的断奶时间,母猪会消耗过多的营养,导致体况变差,生殖机能受到抑制,也会出现不发情或发情延迟的现象。
生殖系统疾病因素
- 子宫炎症:母猪分娩时产道损伤、产后感染等原因,容易引发子宫炎症,子宫内的炎症会影响子宫内膜的正常功能,阻碍胚胎着床,导致母猪不发情或屡配不孕。
- 卵巢疾病:卵巢囊肿、卵巢发育不全等卵巢疾病,会影响卵泡的发育、成熟和排卵,使母猪体内激素分泌失调,从而出现不发情的症状。
激素分泌失调因素
- 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:下丘脑 - 垂体 - 卵巢轴的功能异常,导致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、促卵泡素或促黄体素分泌不足,无法正常启动卵泡的发育和排卵过程,引起母猪不发情。
- 其他激素影响:甲状腺激素、胰岛素等激素对母猪的生殖功能也有重要影响,甲状腺功能减退时,代谢率降低,生殖器官发育迟缓,会导致母猪不发情。
遗传因素
不同品种、品系的母猪,其发情表现和繁殖性能存在一定差异,某些品种的母猪可能本身就存在发情不明显或发情延迟的遗传倾向,一些引入品种在适应性方面可能不如本地品种,更容易出现繁殖障碍问题。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