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备母猪
2025.05.22 22:21 108
后备母猪是指被选留作为种用的小母猪,用于补充繁殖猪群,以下是关于后备母猪的详细介绍:
- 选择标准
- 品种特征:应具备本品种的典型特征,如毛色、耳型、体型等,例如长白猪全身白色,耳大前倾;大白猪毛色全白,体型高大。
- 健康状况:要选择健康无病的个体,通过兽医检查,确保没有传染病,如猪瘟、蓝耳病、伪狂犬病等。
- 生长发育良好:生长速度快、饲料利用率高,一般要求体重符合该品种的生长标准,骨骼发育良好,体型匀称。
- 繁殖性能:有效乳头数应在一定数量以上,且排列整齐,无瞎乳头、副乳头等缺陷;外生殖器发育正常,阴户较大且下垂。
- 饲养管理
- 营养需求:后备母猪的营养要全面、均衡,既要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,又要保证生殖系统的正常发育,一般采用专用的后备母猪饲料,根据体重调整饲料的投喂量。
- 分群饲养:根据体重、体型大小等进行合理分群,每群数量不宜过多,以保证每头猪都有足够的采食和活动空间,避免因争抢饲料而导致生长发育不均。
- 适当运动:给予后备母猪充足的运动空间和时间,可增强体质,提高其繁殖性能和使用寿命。
- 免疫接种: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,预防各类传染病的发生。
- 配种管理
- 初配年龄和体重:不同品种的后备母猪初配年龄和体重有所差异,一般在7-9月龄,体重达到110-130千克时进行第一次配种较为适宜。
- 发情鉴定:通过观察母猪的行为表现、外阴变化等判断发情情况,发情母猪通常表现为烦躁不安、食欲减退、在圈内来回走动、爬跨其他母猪、外阴红肿等。
- 配种时机:在母猪出现静立反射后12-24小时内进行第一次配种,间隔12-18小时进行第二次配种,可提高受孕率。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