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育肥猪行情预测
2025.05.26 00:32 39
2015年育肥猪行情受到多种因素综合影响,整体较为复杂且波动较大:
供应层面
- 前期产能惯性
- 此前几年生猪养殖利润较好,刺激了大量养殖户补栏,使得能繁母猪存栏量在一定时期内保持较高水平,这种前期的产能扩张惯性导致在2015年仍有较多的仔猪供应,为育肥猪存栏增长提供了基础,2013 - 2014年部分地区养殖户看到行情有利可图,纷纷扩大养殖规模,增加母猪存栏,这些母猪所产仔猪在2015年陆续进入育肥阶段,使得育肥猪存栏量有上升趋势。
- 但随着产能的持续释放,市场逐渐面临供应过剩的压力。
- 疫病影响
- 一些地区发生的疫病如口蹄疫、猪瘟等对生猪养殖造成冲击,部分养殖场因疫病导致猪只死亡或提前出栏,一定程度上打乱了正常的育肥节奏,在某些疫病高发区域,养殖户为了减少损失,不得不将未完全育肥的猪提前出售,这对育肥猪市场的供应结构产生了影响,同时也在短期内增加了市场的供应量。
- 疫病也影响了养殖户的补栏积极性,一些养殖户因担心疫病风险而减少了后续的育肥猪补栏计划,使得育肥猪存栏量的增长受到抑制,甚至在局部地区出现下降。
需求层面
- 消费增长乏力
- 宏观经济增速放缓,居民收入增长相对平稳,对猪肉的消费需求没有明显的提升,2015年,餐饮行业也面临一定压力,团膳、酒店等餐饮渠道对猪肉的采购量有所减少,一些中高端餐饮企业为适应市场变化,调整菜品结构,减少了猪肉菜品的供应,转而增加了禽肉、海鲜等替代品的使用,这直接影响了育肥猪的终端消费需求。
- 家庭消费方面,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,对猪肉的品质和安全要求更严格,同时消费习惯也逐渐多元化,部分消费者减少了猪肉的购买量,选择购买其他肉类或素食产品,使得猪肉整体消费量增长有限。
- 进口猪肉冲击
2015年我国进口猪肉量持续增加,进口猪肉价格相对较低,具有一定价格优势,对国内市场形成了竞争压力,美国、欧盟等地区的猪肉大量涌入我国市场,挤压了国内育肥猪的市场份额,进口猪肉的增加不仅满足了部分国内市场需求,也导致国内猪肉价格下行压力增大,影响了育肥猪养殖企业的利润空间,进而对育肥猪行情产生不利影响。
价格走势
- 上半年
- 年初,由于前期育肥猪存栏量的积累以及春节后消费淡季的影响,育肥猪价格呈现下跌趋势,养殖户面临较大的销售压力,猪价持续走低,在一些主产区,生猪价格从年初的每公斤15 - 16元左右逐渐下滑到年中部分地区每公斤12 - 13元左右。
- 随着天气逐渐转暖,消费进入传统淡季,市场需求进一步减弱,育肥猪价格继续在低位徘徊。
- 下半年
- 尽管下半年部分地区出台了一些收储政策来稳定猪价,但整体市场供应过剩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性改变,猪价反弹动力不足,收储政策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价格下跌的速度和幅度,难以扭转市场供需失衡的局面,几次收储后,猪价短暂企稳,但随后又因供应压力再次下跌。
- 到年底,育肥猪价格依然处于较低水平,养殖户盈利空间被压缩,部分养殖户甚至出现亏损,行业面临较大困境。
总体而言,2015年育肥猪行情整体低迷,价格持续下跌,养殖户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,这主要是由于前期产能过剩、消费增长乏力以及进口冲击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