育肥猪驱虫的正确方法
2025.05.26 00:39 41
育肥猪驱虫是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,关乎猪的健康生长和养殖效益,以下是育肥猪驱虫的正确方法:
- 驱虫时间
- 首次驱虫:在仔猪断奶后1-2周内进行第一次驱虫,此时仔猪刚经历断奶应激,抵抗力相对较弱,及时驱虫可预防寄生虫感染,保障后续生长。
- 再次驱虫:间隔60-90天进行第二次驱虫,因为猪在生长过程中持续接触环境中的虫卵,间隔一段时间再次驱虫能更全面地防控寄生虫。
- 选择驱虫药
- 高效广谱:选择能同时驱杀多种常见寄生虫的药物,如阿苯达唑、伊维菌素等,这些药物对猪蛔虫、线虫、吸虫、疥螨等都有较好的驱杀效果。
- 安全性高:确保所选药物对育肥猪安全,不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,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的剂量和使用方法操作,避免因用药不当导致中毒等问题。
- 驱虫方式
- 拌料投喂:将驱虫药均匀混入饲料中,让猪自由采食,这种方式操作简便,适用于大规模养殖,注意准确计算药量,保证每头猪都能吃到足够剂量的药物。
- 饮水给药:对于一些适口性较差的驱虫药,可采用饮水给药的方式,将药物溶解在适量的水中,让猪全天自由饮用,要确保药物完全溶解,且在规定时间内饮完。
- 驱虫前准备
- 禁食:在驱虫前,让育肥猪禁食12-24小时,这有助于猪排空肠道内容物,使驱虫药能更好地与虫体接触,提高驱虫效果。
- 清洁环境:提前清理猪舍内的粪便、杂物,保持猪舍干燥、清洁,对猪舍、用具等进行彻底消毒,杀灭环境中的寄生虫卵和幼虫,减少再次感染的机会。
- 驱虫后管理
- 观察猪的状态:驱虫后密切观察猪的采食、精神、粪便等情况,如果发现猪出现异常反应,如采食减少、精神萎靡、腹泻或便秘等,应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。
- 处理粪便:驱虫后猪排出的粪便中含有大量寄生虫卵和虫体,要及时清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,防止虫卵再次污染环境,可采用堆积发酵的方法,利用粪便发酵产生的高温杀灭虫卵和幼虫。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