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育猪和育肥猪
2025.05.26 13:40 69
保育猪和育肥猪是生猪养殖过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,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养殖要点:
保育猪
- 定义:指仔猪断奶后到进入育肥阶段前的小猪,一般为断奶后7-10周龄左右。
- 特点
- 生长发育快:此阶段是猪生长发育较为迅速的时期,需要充足营养支持骨骼、肌肉等快速生长。
- 免疫系统不完善:刚断奶,从依赖母乳抗体过渡到自身建立完善免疫体系,抵抗力较弱,易受病原体侵袭。
- 消化功能弱:消化系统还在发育中,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不如育肥猪,对饲料品质和营养水平要求高。
- 养殖要点
- 饲料过渡:断奶后最初几天,继续饲喂断奶前的饲料,之后逐渐换成保育猪饲料,过渡期5-7天,避免饲料突然更换引起应激。
- 分群管理:按体重、性别、强弱等合理分群,每群15-20头,保证猪群生长均匀度,减少打斗应激。
- 环境控制:舍内温度保持在22-25℃,湿度55-65%,定期通风换气,保持空气清新,减少氨气、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浓度。
- 免疫保健:根据猪场实际情况和当地疫病流行特点,制定科学免疫程序,做好猪瘟、蓝耳病、圆环病毒病等疫苗接种;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维生素C、E、氨基酸等,增强猪只抵抗力;定期在饲料中添加预防性药物,预防细菌性疾病。
- 日常管理:每天观察猪只采食、饮水、精神状态和粪便情况,发现异常及时隔离治疗;保持猪舍清洁干燥,定期消毒;提供充足清洁饮水,保证自由采食。
育肥猪
- 定义:指保育结束后直至出栏的生长阶段的猪。
- 特点
- 生长速度快:采食量大,生长迅速,日增重可达0.7-1.2公斤。
- 适应性强:经过保育期,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逐渐完善,对环境和饲料适应性增强。
- 养殖要点
- 合理密度:每头猪占栏面积0.8-1.2平方米,饲养密度过大易造成猪只生长缓慢、应激增加,过小则浪费养殖空间。
- 饲料营养:根据育肥猪不同生长阶段,提供营养均衡、能量和蛋白质水平适宜的全价饲料,前期适当提高蛋白质含量,促进肌肉生长;后期增加能量饲料比例,满足快速育肥需要。
- 环境管理:温度保持在18-22℃,做好防暑降温(夏季)和防寒保暖(冬季)措施;保持舍内空气新鲜,相对湿度60-70%;定期清扫猪舍,每周至少消毒2-3次。
- 疫病防控:定期进行猪瘟、口蹄疫等疫苗接种,做好抗体监测,确保免疫效果;加强日常消毒和环境卫生管理,防止疫病传入;关注猪群健康状况,发现病猪及时隔离治疗,病死猪无害化处理。
- 适时出栏:根据市场行情、猪只生长情况和养殖成本等因素,选择最佳出栏时机,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。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