鄂尔多斯畜牧业
2025.05.27 15:33 31
自然条件与畜牧业基础
- 地理与气候 鄂尔多斯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,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7°35′24″-40°51′40″,东经106°42′40″-111°27′20″之间,地势呈西高东低,地貌类型多样,包括高原、山地、丘陵、平原、沙漠、河流等,其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,冬季寒冷漫长,夏季短暂温热,昼夜温差大,年降水量较少且时空分布不均,多集中在夏季,这种独特的自然条件适合多种耐寒耐旱的畜牧品种生长。
- 草原资源 鄂尔多斯拥有广袤的天然草原,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,全市草原总面积约1.3亿亩,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高原中西部和南部地区,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1.2亿亩左右,优质牧草种类丰富,如羊草、披碱草、冰草、苜蓿等,为牲畜提供了充足的天然饲料。
- 畜牧品种
- 鄂尔多斯细毛羊:是经过长期选育而成的毛肉兼用型品种,其羊毛纤维细长、均匀,光泽度好,品质优良,是我国重要的优质细毛羊品种之一,在国际市场上也享有一定声誉。
- 阿尔巴斯白绒山羊:被誉为“纤维宝石”,所产山羊绒具有纤维细长、手感柔软、光泽好、强度高、净绒率高的特点,是绒中极品,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。
- 乌审马:是蒙古马的一个优良类群,具有体质结实、耐力强、善于爬山越岭等特点,是当地牧民传统的交通工具和生产伙伴,在畜牧业生产和文化传承中都具有重要意义。
畜牧业发展现状
- 养殖规模 近年来,鄂尔多斯市畜牧业总体保持稳定发展态势,牲畜存栏量和出栏量均保持在一定规模,羊的存栏量常年稳定在1000万只以上,牛的存栏量也有数十万头,出栏方面,每年出栏大量的肉羊和肉牛,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畜产品。
- 产业化进程
- 养殖模式:形成了多种养殖模式,既有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养殖,也有规模化、集约化养殖小区和养殖场,规模化养殖比例不断提高,一些大型养殖企业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,提高了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。
- 加工企业:拥有一批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,如内蒙古鄂尔多斯羊绒集团等,这些企业在羊绒加工领域处于国内乃至国际领先地位,不仅对本地羊绒资源进行深加工,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羊绒产业发展,还有众多肉类加工企业,对本地的羊肉、牛肉等进行加工生产,产品涵盖生鲜肉、分割肉、熟肉制品等多个品类,通过冷链物流等方式销往全国各地。
- 品牌建设:注重品牌培育和建设,“鄂尔多斯羊绒”“阿尔巴斯山羊肉”等品牌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,通过品牌宣传和质量管控,提升了鄂尔多斯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。
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
- 挑战
- 草原生态压力:长期的放牧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部分草原出现退化现象,优质牧草产量下降,影响了牲畜的饲养质量和数量,草原生态修复任务艰巨,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投入。
- 市场风险: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较大,受国内外市场供求关系、疫情、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,养殖户和企业面临一定的市场风险,近年来羊肉价格曾出现较大幅度波动,给养殖从业者带来了经济压力。
- 养殖成本上升:饲料价格上涨、劳动力成本增加以及环保要求提高带来的设施设备投入等,都使得养殖成本不断上升,压缩了养殖利润空间。
- 应对措施
- 生态保护与建设:加大草原生态保护力度,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,严格控制载畜量,推广舍饲半舍饲养殖模式,加强草原改良和生态修复工程,通过种草植树、治理水土流失等措施,改善草原生态环境。
- 市场风险管理:加强市场监测和预警,建立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,及时为养殖户和企业提供市场动态信息,帮助他们合理安排生产销售计划,鼓励养殖户和企业发展订单养殖,与加工企业、经销商签订长期合同,稳定销售渠道和价格,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,通过电商平台等拓展销售途径,降低市场风险。
- 降本增效措施:推广科学养殖技术,提高饲料转化率,降低饲料成本,加强养殖管理,提高养殖效益,鼓励发展农牧结合模式,利用农作物秸秆等资源发展畜牧业,实现资源循环利用,降低养殖成本,政府加大对畜牧业的扶持力度,在资金、税收、信贷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,帮助养殖企业和养殖户缓解成本压力。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