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国家对畜牧业的扶持分析

2015年国家对畜牧业的扶持分析

政策扶持

  1. 养殖补贴政策
    • 继续实施生猪良种补贴,补贴标准为每头能繁母猪每年40元,旨在提高生猪品种质量,促进生猪产业健康发展。
    • 加大对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支持力度,通过项目补贴等方式,鼓励养殖场(小区)进行标准化改造,提升奶牛养殖的设施装备水平,改善养殖环境,提高奶牛养殖效益。
    • 对于肉牛、肉羊等养殖,部分地区也出台了相应的养殖补贴政策,如一些地方对达到一定养殖规模的肉牛养殖场给予圈舍建设补贴、养殖设备购置补贴等,推动肉牛产业规模化发展;对肉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给予扶持,提高肉羊品种质量。
  2. 疫病防控扶持
    • 国家加大了对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的投入,在2015年,加强了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,提高防疫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待遇,确保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有效开展,通过培训、考核等方式,提升防疫人员对重大动物疫病的诊断、监测和防控能力。
    • 加大动物疫病监测和疫苗供应保障力度,增加动物疫病监测经费,扩大监测范围,提高监测频率,及时掌握动物疫病流行情况,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,确保动物疫苗的质量和供应,对疫苗生产企业加强监管,保障疫苗的充足供应,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动物疫病疫情。
  3.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
    • 继续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,对禁牧和草畜平衡区给予相应补贴,在禁牧区,按照每亩每年一定标准给予牧民禁牧补助,鼓励牧民减少牲畜放牧数量,保护草原生态环境,在草畜平衡区,根据合理的载畜量标准,对牧民进行草畜平衡奖励,引导牧民科学合理利用草原资源。
    • 加强对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的管理和监督,确保资金专款专用,切实用于草原生态保护和牧民生产生活补助等方面,提高资金使用效益。

资金扶持

  1. 财政专项资金
    • 中央财政安排了专项资金用于畜牧业发展,这些资金主要用于支持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、良种繁育体系建设、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创建等项目,专项资金支持了一批生猪、奶牛、肉牛等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的建设,改善了养殖设施条件,提高了养殖生产效率。
    • 部分专项资金用于畜牧业科技创新和推广,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畜牧业新技术、新品种的研发,通过资金支持推动先进养殖技术、饲料配方、疫病防控技术等在养殖场户中的应用,提高畜牧业的科技含量和生产水平。
  2. 金融信贷支持
    • 金融机构加大了对畜牧业的信贷投放力度,许多银行推出了针对畜牧业的特色信贷产品,放宽贷款条件,简化贷款手续,为养殖企业和养殖户提供固定资产贷款,支持其建设养殖场舍、购置养殖设备等;提供流动资金贷款,满足其日常生产经营资金需求,如购买饲料、兽药等。
    • 政府通过贴息等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畜牧业的支持,对符合条件的畜牧业贷款给予一定比例的利息补贴,降低养殖企业和养殖户的融资成本,提高其贷款积极性,促进畜牧业融资渠道的畅通。

产业发展扶持

  1. 标准化规模养殖推进
    • 开展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创建活动,对达到一定标准的养殖场(小区)给予认定和奖励,在生猪、奶牛、肉牛、肉羊等主要畜种方面,明确了养殖规模、设施装备、生产管理、动物防疫等方面的标准化要求,引导养殖场户向标准化、规模化方向发展,通过示范带动,提高了畜牧业的整体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。
    • 加强对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的技术指导和服务,组织专家团队深入养殖场,开展养殖技术培训、疫病防控指导、养殖管理咨询等服务,帮助养殖场户提高养殖技术水平,规范养殖生产行为,降低养殖风险。
  2. 畜牧业产业化发展
    • 扶持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,通过财政补贴、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,支持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、提升加工能力、拓展销售渠道,鼓励龙头企业与养殖场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,如订单养殖、合作经营等,带动养殖场户增收致富,促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升。
    • 推动畜牧业产业集群发展,加强产业园区建设,完善产业链配套设施,吸引相关企业入驻,形成集聚效应,在一些地区建设了生猪产业园区,涵盖了生猪养殖、屠宰加工、饲料生产、兽药研发等多个环节,提高了产业的协同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。

扶持效果

  1. 生产能力提升
    • 生猪、奶牛、肉牛、肉羊等主要畜产品产量保持稳定增长,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推进使得养殖效率提高,养殖数量和质量都得到提升,生猪养殖通过良种补贴和标准化改造,生猪出栏率有所提高,生猪存栏和出栏数量保持在一定水平,保障了市场供应。
    • 畜牧业的生产方式得到转变,规模化、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,越来越多的养殖场户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,养殖管理更加科学规范,提高了畜牧业的整体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。
  2. 生态保护加强
    •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,禁牧和草畜平衡区的划定,使得草原植被得到有效恢复,草原生态环境逐步改善,据相关监测数据显示,部分草原地区的植被覆盖率有所提高,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。
    • 在养殖废弃物处理方面,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和扶持政策的引导,养殖场户更加重视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,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,促进了畜牧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。
  3. 产业效益提高
    • 养殖企业和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得到提升,标准化规模养殖和产业化发展,降低了生产成本,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,增加了养殖收益,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也使得养殖户能够分享产业发展的红利,通过订单养殖等方式稳定了销售渠道和收入来源。
    • 畜牧业产业链不断延伸,产业附加值增加,从养殖到加工、销售等环节的协同发展,提高了整个产业的效益,一些肉类加工企业通过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,产品附加值大幅提高,带动了上游养殖环节和下游销售环节的共同发展,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。

总体而言,2015年国家对畜牧业的扶持政策、资金等措施在促进畜牧业生产发展、生态保护和产业效益提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,推动了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georaizal.com /post/66589.html

相关推荐

中国畜牧业

中国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,其发展状况关乎着众多方面,下面从多个角度为你详细介绍:发展现状产值规模:近年来,中国畜牧业总体保持稳定发展,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占有较大比重,...

畜牧业 2025.05.28 00:06 0 139

畜牧业发展

畜牧业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畜牧业在生产规模、生产效率、产品质量、产业结构、技术水平、市场竞争力等方面不断取得进步和提升的过程,它涉及到畜禽养殖、饲料生产、动物保健、畜产品加工、销售等多个环节,对保...

畜牧业 2025.05.28 00:06 0 133

中国畜牧业协会

中国畜牧业协会(China Animal Agriculture Association,缩写为 CAAA)成立于2001年,是由从事畜牧业及相关行业的企业、事业单位和个人自愿结成的全国性、行业性、非...

畜牧业 2025.05.28 00:06 0 128

畜牧业养殖

畜牧业养殖是指通过对畜禽等动物的饲养、繁殖、培育等活动,以获取畜产品(如肉、蛋、奶、毛、皮等)的产业,它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,养殖类型家畜养殖:包括猪、牛、羊、马、驴、骡等常...

畜牧业 2025.05.28 00:06 0 141

畜牧业展会

畜牧业展会是一个集中展示畜牧业相关产品、技术、服务等的专业平台,对推动畜牧业的交流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,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:展会信息展会概况:畜牧业展会通常涵盖了养殖、饲料、兽药、畜牧机械、动物保健...

畜牧业 2025.05.28 00:06 0 140

畜牧业

畜牧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,或者鹿、麝、狐、貂、水獭、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,通过人工饲养、繁殖,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,以取得肉、蛋、奶、羊毛、山羊绒、皮张、蚕丝和药材等...

畜牧业 2025.05.28 00:06 0 127

Baidu
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