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猪水泡病怎么看
2025.05.29 02:39 29
猪水泡病是由猪水泡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、热性、高度接触性传染病,以下是关于它的一些典型症状和诊断要点:
症状表现
- 蹄部症状
- 病猪在蹄冠、蹄叉、蹄踵部出现水疱,水疱内充满清亮或微浊的液体,水疱破溃后,形成鲜红色的糜烂面,如无继发感染,约1周左右可结痂愈合,严重时,蹄壳可能脱落,病猪站立和行走困难。
- 有些病猪蹄部水疱较大且密集,破溃后露出的糜烂面较大,渗血明显,病猪跛行严重,甚至无法站立采食。
- 口腔症状
- 在口腔黏膜,如唇内、舌面、齿龈、颊部等部位也可出现水疱,水疱破裂后形成浅表的溃疡,病猪采食、咀嚼和吞咽时会感到疼痛,常出现流涎现象。
- 有的病猪口腔内水疱较多,溃疡面较广泛,导致病猪食欲明显下降,采食时因疼痛而躲避饲料。
- 鼻镜症状
鼻镜有时也会出现水疱,水疱破裂后形成痂皮。
- 哺乳仔猪症状
- 哺乳仔猪感染后,通常表现为急性胃肠炎和心肌炎症状,死亡率较高,病仔猪可能突然发病死亡,病程稍长者可见精神沉郁、腹泻,有时也会在蹄部和口腔出现水疱。
- 有的哺乳仔猪一窝中陆续有仔猪突然死亡,解剖可见心肌有灰白色或淡黄色的斑点、条纹,似“虎斑心”。
诊断要点
- 流行特点
- 猪水泡病传播迅速,发病率高,但病死率一般较低,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,如病猪的排泄物、分泌物污染的饲料、饮水、用具等,不同品种、年龄和性别的猪均易感,但以哺乳仔猪和架子猪发病率较高。
- 在一个猪场,如果有一头猪发病,在短时间内同栏或相邻栏的猪可能陆续出现类似症状,发病率可达30% - 50%甚至更高。
- 临床症状结合流行病学
根据病猪出现蹄部、口腔等部位水疱的特征性症状,结合猪场近期有类似疾病快速传播的流行病学情况,可初步怀疑为猪水泡病。
- 鉴别诊断
- 猪水泡病需要与口蹄疫、猪水疱性口炎、猪水疱疹等疾病相鉴别。
- 口蹄疫:由口蹄疫病毒引起,偶蹄兽易感,除猪外,牛、羊等家畜也常发病,其临床症状与猪水泡病相似,但传播速度更快,发病率更高,病死率也相对较高,口蹄疫病毒有多个血清型,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性。
- 猪水疱性口炎:由水疱性口炎病毒引起,病猪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和蹄部水疱,症状与猪水泡病相似,但发病率较低,传播速度较慢,一般马、牛、羊等家畜也可感染发病。
- 猪水疱疹:由猪水疱疹病毒引起,主要侵害猪的蹄部,偶尔也见于鼻端和口腔黏膜,其水疱较小,一般不超过豌豆大,水疱液澄清,很少发生破溃,发病率较低,传播缓慢。
- 猪水泡病需要与口蹄疫、猪水疱性口炎、猪水疱疹等疾病相鉴别。
如果要准确确诊猪水泡病,需要采集病料(如水疱液、水疱皮等)送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鉴定、血清学检测(如补体结合试验、中和试验等)等进一步检查。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