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猪肚子胀 拉稀
2025.05.29 02:42 35
小猪肚子胀、拉稀是比较常见且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症状,以下是一些常见病因及相应处理方法:
病因
- 消化不良
- 原因:
- 小猪的消化系统还不完善,如果突然更换饲料,饲料成分改变或难以消化,就容易引起消化不良,从母乳过渡到固体饲料时,饲料中的蛋白质、脂肪等成分比例不适合小猪的肠胃,导致消化功能紊乱。
- 喂食过多、过频,小猪胃肠负担过重,也会引发消化不良。
- 症状表现:
- 肚子胀,这是因为消化不良导致胃肠蠕动减慢,食物在肠道内发酵产气,使肚子膨胀。
- 拉稀,粪便通常不成形,可能颜色较淡,有时还会伴有未消化的饲料颗粒。
- 原因:
- 大肠杆菌感染
- 原因:
- 小猪出生后,生活环境中的大肠杆菌数量较多,如果猪舍卫生条件差,温度、湿度不适宜,如产房潮湿寒冷,就容易滋生大肠杆菌,小猪通过接触感染。
- 母猪乳头不洁,带有大肠杆菌,仔猪吮乳时也会被感染。
- 症状表现:
- 仔猪发病初期,粪便呈黄色或灰色粥样,随后变为水样腹泻,带有腥臭味。
- 肚子明显膨胀,这是由于肠道内细菌感染产生毒素,影响肠道正常功能,导致气体积聚和肠壁炎症渗出,引起肚子胀。
- 原因:
- 传染性胃肠炎
- 原因:
- 由冠状病毒科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,主要通过接触传播,如病猪与健康猪直接接触,或被污染的饲料、饮水、用具等间接传播。
- 在寒冷季节容易高发,猪舍通风不良、饲养密度大等因素会加速疾病传播。
- 症状表现:
- 仔猪突然发病,出现呕吐,随后剧烈腹泻,粪便呈水样,颜色为黄色、绿色或白色,常夹有未消化的凝乳块。
- 由于频繁腹泻和呕吐,导致仔猪脱水,肚子看起来会有些胀,同时精神萎靡,食欲不振。
- 原因:
- 球虫感染
- 原因:
猪球虫主要寄生于仔猪小肠上皮细胞内,多发生于7 - 21日龄的仔猪,猪舍卫生条件差,温暖潮湿的环境有利于球虫孢子化卵囊的存活和传播,仔猪通过吞食被污染的饲料、饮水或土壤而感染。
- 症状表现:
- 仔猪通常先出现腹泻,粪便呈糊状或水样,颜色多为白色或黄色,有时带有血丝。
- 随着病情发展,仔猪精神沉郁,食欲减退,肚子逐渐胀大,生长发育受阻。
- 原因:
处理方法
- 消化不良
- 调整饲料:
- 如果是饲料更换引起的,应逐渐过渡饲料,让小猪有适应过程,开始时新饲料比例占1/4,原有饲料占3/4,之后每隔2 - 3天逐渐增加新饲料比例,减少原有饲料比例,直至完全更换为新饲料。
- 选择易消化、营养均衡的饲料,避免使用变质或劣质饲料。
- 控制喂食量和频率:
定时定量喂食,一般每天喂食4 - 5次,根据小猪体重调整合适的喂食量,以小猪吃到七八分饱为宜,避免过饱。
- 药物治疗:
- 可以给小猪口服乳酶生,每头仔猪每次0.3 - 0.5克,每天2 - 3次,帮助消化。
- 也可使用健胃消食片,每头仔猪每次2 - 3片,每天2次,促进胃肠蠕动,增强消化功能。
- 调整饲料:
- 大肠杆菌感染
- 改善环境:
- 保持猪舍清洁干燥,定期清扫粪便,更换垫料,每周至少对猪舍进行1 - 2次全面消毒,可选用过氧乙酸、戊二醛等消毒剂。
- 调整产房温度至25 - 30℃,湿度保持在65% - 75%,为仔猪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。
- 药物治疗:
- 给仔猪口服庆大霉素,每千克体重4 - 10毫克,每天2 - 3次,连用3 - 5天,庆大霉素对大肠杆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。
- 也可肌肉注射恩诺沙星,每千克体重2.5 - 5毫克,每天1次,连用3天,能有效控制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。
- 改善环境:
- 传染性胃肠炎
- 隔离病猪:
一旦发现病猪,立即将其转移到远离健康猪群的隔离舍,安排专人护理,防止疾病传播。
-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:
- 由于仔猪腹泻和呕吐容易导致脱水,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,可以给仔猪口服补液盐,配方为氯化钠3.5克、碳酸氢钠2.5克、氯化钾1.5克、葡萄糖20克,加温水1000毫升,让仔猪自由饮用。
- 对于脱水严重的仔猪,可进行腹腔补液,用5%葡萄糖生理盐水20 - 30毫升,加入适量维生素C和庆大霉素,缓慢注入仔猪腹腔。
- 药物治疗:
- 可使用干扰素,每头仔猪肌肉注射100万 - 200万单位,每天1次,连用3天,有助于抑制病毒复制。
- 配合使用抗生素,如硫酸新霉素,每千克体重5 - 10毫克,拌料饲喂,防止继发细菌感染。
- 隔离病猪:
- 球虫感染
- 加强卫生管理:
- 保持猪舍清洁卫生,定期对猪舍、用具等进行消毒,可用百球清等专用消毒剂对环境进行喷雾消毒,每周2 - 3次。
- 及时清理粪便,防止球虫卵囊在猪舍内大量繁殖。
- 药物治疗:
- 可选用地克珠利,按每1000千克饲料添加1克的比例拌料饲喂,连用7 - 10天,能有效抑制球虫发育。
- 也可使用百球清,每千克体重20毫克,口服或肌肉注射,对球虫感染有较好的治疗效果。
- 加强卫生管理:
如果小猪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,应及时咨询兽医或请兽医上门诊断治疗,以免延误病情,造成更大损失。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