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猪得了胃肠炎
2025.05.29 02:43 32
小猪得了胃肠炎是比较常见且需要重视的问题,以下是一些应对措施:
症状表现
- 腹泻:这是胃肠炎最明显的症状,粪便的形态和质地会发生改变,可能变得稀薄如水样,也可能含有黏液、血液,或者呈现粥样。
- 呕吐:小猪可能会出现呕吐现象,吐出胃内容物。
- 食欲不振:患病小猪通常对食物缺乏兴趣,采食量明显减少。
- 精神萎靡:表现为不爱活动,喜卧,精神状态差,眼神呆滞。
- 体温变化:体温可能会有所升高,一般超过正常体温范围(猪的正常体温约38-39.5℃)。
发病原因
- 饲料问题
- 饲料变质:如饲料发霉、变质,含有大量霉菌毒素等有害物质,小猪食用后容易刺激胃肠道引发炎症。
- 饲料突然更换:小猪对饲料有一定的适应性,如果突然更换饲料品种,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应,引起消化功能紊乱,进而引发胃肠炎。
- 环境卫生差
- 圈舍潮湿:小猪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中,容易滋生细菌、病毒和寄生虫等病原体,这些病原体感染胃肠道后可引发炎症。
- 粪便清理不及时:圈舍内粪便堆积,产生大量氨气等有害气体,刺激小猪呼吸道和胃肠道,增加发病几率。
- 感染因素
- 病毒感染:如猪瘟病毒、猪流行性腹泻病毒、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等,感染小猪后可直接损伤胃肠道黏膜,引发炎症。
- 细菌感染:大肠杆菌、沙门氏菌等细菌感染是导致小猪胃肠炎的常见原因,这些细菌在胃肠道内大量繁殖,产生毒素,破坏肠道正常的生理功能。
- 寄生虫感染:球虫、蛔虫等寄生虫寄生在小猪胃肠道内,可损伤肠黏膜,影响消化吸收功能,诱发胃肠炎。
治疗方法
- 隔离病猪:将患病小猪转移到清洁、干燥、温暖且通风良好的隔离舍,避免疾病传播给其他健康小猪。
- 调整饮食
- 禁食:发病初期,为了让胃肠道得到充分休息,可先禁食1-2天,但要保证充足的清洁饮水,水中可添加适量的口服补液盐,以防止脱水。
- 逐渐恢复喂食:禁食结束后,开始少量投喂易消化的饲料,如米粥、米糊等,随着小猪病情好转,逐渐增加饲料量和饲料的复杂性,过渡到正常饲料。
- 药物治疗
- 抗生素: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胃肠炎,可选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,对于大肠杆菌感染,可使用庆大霉素,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4-8毫克,每天2次;对于沙门氏菌感染,可用氟苯尼考,每千克体重拌料0.2-0.3克,连用3-5天。
- 止泻药:当小猪腹泻严重时,可使用止泻药物,如蒙脱石散,每头小猪每天口服3-5克,可吸附肠道内的毒素和病原体,保护肠黏膜,减少腹泻。
- 调节肠道菌群药物:使用益生菌等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,如整肠生,每头小猪每天口服0.5-1克,有助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平衡,增强肠道免疫力,促进消化吸收。
- 补液药物:对于有脱水症状的小猪,需要及时进行补液治疗,可静脉注射葡萄糖生理盐水,按每千克体重20-30毫升的剂量进行,以补充水分、电解质和能量,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。
- 对症治疗
- 降温:如果小猪体温升高,可采取降温措施,用湿毛巾敷小猪的头部、颈部、腹股沟等部位,或使用退烧药,如安乃近,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10-15毫克。
- 止吐:对于呕吐的小猪,可肌肉注射胃复安,每千克体重0.5-1毫克,每天2-3次,缓解呕吐症状。
预防措施
- 合理喂养
- 保证饲料质量:选择优质、新鲜、无霉变的饲料,避免使用过期或变质饲料,饲料中可适当添加一些益生菌、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添加剂,增强小猪的消化功能和免疫力。
- 科学投喂:定时、定量投喂饲料,避免小猪暴饮暴食,根据小猪的生长阶段和体重,合理调整饲料的投喂量,保证营养均衡。
-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
- 保持圈舍清洁干燥:定期清扫圈舍,每天至少清理一次粪便,保持圈舍地面干净整洁,控制圈舍湿度,可通过加强通风、铺设干燥垫料等方式,使圈舍湿度保持在60%-70%左右。
- 定期消毒:每周对圈舍进行1-2次全面消毒,可选用过氧乙酸、戊二醛等消毒剂,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配制和使用,杀灭圈舍内的病原体,减少感染机会。
- 疫苗接种
- 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:根据当地的疫病流行情况和季节特点,制定科学的疫苗接种程序,在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高发季节前1-2个月,对小猪进行相关疫苗的接种。
- 选择优质疫苗: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疫苗,并按照疫苗的保存和使用说明进行操作,确保疫苗的有效性。
- 定期驱虫
- 确定驱虫时间:仔猪在出生后1个月左右进行第一次驱虫,以后每隔1-2个月驱虫一次,对于188博金宝网站下载 ,每年至少进行2-3次驱虫。
- 选择合适的驱虫药物:根据小猪可能感染的寄生虫种类,选择针对性强的驱虫药物,如左旋咪唑可用于驱除蛔虫、线虫等;伊维菌素对体内外寄生虫都有较好的驱杀效果,可按说明书的剂量拌料投喂或皮下注射。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