母猪舍做法
2025.06.01 04:19 36
选址与规划
- 场地选择
- 选择地势高、干燥、通风、排水良好的地方建母猪舍,避免在低洼潮湿、易积水的地段,以防母猪感染疾病。
- 要保证有充足且清洁的水源,方便母猪饮水和日常冲洗猪舍。
- 交通便利,便于饲料运输和仔猪销售等,但要远离交通主干道,减少噪音和灰尘对母猪的干扰。
- 周围环境要相对安静,避免嘈杂和干扰因素影响母猪的生长和繁殖。
- 布局规划
- 分区明确:母猪舍一般分为分娩舍、妊娠舍等不同功能区,分娩舍要靠近仔猪保育舍,方便仔猪转群,妊娠舍可根据母猪数量合理布局,每栏面积一般根据养殖规模和母猪品种而定,如对于中型母猪,每栏面积约10 - 12平方米。
- 通道设置:设置合理的通道,便于饲养人员日常操作、饲料运送和粪便清理等,通道宽度一般不少于1.2米,保证手推车等能顺利通行。
- 采光与通风设计:合理设计采光窗户,保证舍内有充足的自然光照,窗户面积一般占猪舍面积的1/10 - 1/12左右,要配备良好的通风系统,可采用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相结合的方式,如在猪舍顶部设置通风口,安装排风扇等,保证舍内空气新鲜,温度、湿度适宜。
建筑结构
- 基础建设
- 地基:采用坚固的地基,防止猪舍下沉,一般可采用混凝土基础,基础深度根据当地地质条件而定,通常在0.5 - 1米左右。
- 墙体:墙体要坚固、保温、隔热,可采用砖砌墙体,厚度一般为24厘米左右,外墙可涂抹保温材料,如聚苯板等,以减少冬季热量散失,内墙表面要光滑,便于清洁消毒。
- 屋顶
屋顶要具备良好的防水、隔热性能,常见的有彩钢板屋顶、石棉瓦屋顶等,彩钢板屋顶美观、耐用、隔热效果较好,安装方便,屋顶坡度一般在15° - 30°之间,利于排水。
- 地面
地面要坚实、防滑、易清洁消毒,可采用混凝土硬化地面,厚度在10 - 15厘米左右,地面要有一定的坡度,一般为1% - 2%,以便于尿液流向排水口,在母猪定位栏处可铺设橡胶板等防滑材料,防止母猪滑倒。
内部设施
- 猪栏
- 分娩栏:一般采用高床分娩栏,由母猪限位架、仔猪围栏、漏缝地板等组成,母猪限位架可限制母猪活动,防止压死仔猪,长度一般为2.1 - 2.3米,宽度为0.6 - 0.7米,仔猪围栏用于保护仔猪,高度一般为0.6 - 0.7米,漏缝地板可选用塑料或铸铁材质,缝隙宽度一般为1.5 - 2厘米,方便粪便尿液漏下,保持栏内清洁干燥。
- 妊娠栏:妊娠前期可采用大栏饲养,每栏饲养4 - 6头母猪;妊娠后期可采用定位栏饲养,便于管理和观察母猪,定位栏长度一般为2.0 - 2.2米,宽度为0.6 - 0.7米。
- 饮水系统
- 安装自动饮水器,保证母猪随时能喝到清洁的水,饮水器高度要根据母猪高度调整,一般离地面0.6 - 0.7米左右,要定期检查饮水器的出水情况,保证水流正常。
- 配备储水罐,保证充足的水源供应,储水罐要定期清洗消毒,防止水质污染。
- 喂料系统
- 可采用自动喂料系统,如链式喂料机或塞盘式喂料机等,饲料槽要安装合理,保证母猪能方便采食,饲料槽的长度和宽度根据母猪数量和品种确定,一般长度为0.8 - 1.2米,宽度为0.3 - 0.4米。
- 定期检查喂料系统的运行情况,确保饲料能准确、均匀地投喂到每个猪栏。
- 通风与温控设备
除了自然通风口和排风扇外,可安装温控设备,如空调、暖风机等,调节舍内温度,在夏季高温时,通过空调或水帘等设备降低舍内温度;冬季寒冷时,利用暖风机等提高舍内温度,使舍内温度保持在适宜母猪生长繁殖的范围内,一般妊娠舍温度保持在18 - 21℃,分娩舍温度保持在22 - 25℃。
- 清洁消毒设施
- 配备高压水枪,便于定期冲洗猪舍,水枪压力要足够大,能有效冲洗猪栏、地面等各个部位。
- 准备消毒设备,如喷雾器等,用于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,可选用合适的消毒剂,如过氧乙酸、戊二醛等,按照规定的浓度和方法进行消毒。
- 设立专门的消毒通道,在猪舍入口处设置消毒池,池内放置消毒药水,人员和车辆进出时进行消毒。
配套设施
- 饲料储存区
- 建设专门的饲料仓库,用于储存母猪饲料,仓库要干燥、通风良好,防止饲料发霉变质。
- 仓库内要设置不同类型饲料的存放区域,并做好标识,饲料要分类存放,避免交叉污染。
- 粪便处理区
- 规划粪便堆放和处理场地,粪便可采用堆积发酵等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,制成有机肥。
- 要做好粪便处理区的防雨、防渗措施,防止粪便污水外流污染环境。
- 人员休息与办公区
- 建设简单的人员休息和办公区域,配备桌椅、床铺等基本设施,为饲养人员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。
- 办公区可放置电脑、打印机等设备,方便记录母猪的养殖数据、饲料消耗、疾病防治等信息。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