猪舍化类池构造图
2025.06.01 04:34 25
猪舍化粪池整体结构
猪舍化粪池一般为砖混结构,整体呈长方形或圆形,通常由池体、进粪管、过粪管、出粪管等部分组成。
池体
- 第一池
- 尺寸:长度根据猪舍规模和养殖头数而定,一般为2 - 3米;宽度1.5 - 2米;深度1.2 - 1.5米。
- 作用:粪便在此池停留时间较长,进行初步厌氧发酵,使粪便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分解,沉淀杂质。
- 内部构造:池底呈锅底形,向池中心倾斜,坡度约为5%,以便粪便和杂质向池中心聚集沉淀,池壁用砖砌成,厚度一般为240mm,内外壁用水泥砂浆抹面,防止渗漏。
- 第二池
- 尺寸:与第一池相近或略小,长度2 - 2.5米,宽度1.2 - 1.8米,深度1.2 - 1.5米。
- 作用:承接第一池流出的粪液,进一步进行厌氧发酵和沉淀,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,去除部分病原体和寄生虫卵。
- 内部构造:池底同样呈锅底形,坡度约5%,池壁构造同第一池。
- 第三池
- 尺寸:长度1.5 - 2米,宽度1 - 1.5米,深度1.2 - 1.5米。
- 作用:主要起储存粪液和进一步沉淀的作用,使经过前两池处理后的粪液基本达到无害化标准,可用于农田施肥等。
- 内部构造:池底坡度5%,池壁构造同前两池。
进粪管
- 位置:位于第一池池壁上部,距离池顶约200 - 300mm。
- 规格:一般采用直径100 - 150mm的PVC管或陶瓷管。
- 作用:将猪舍排出的粪便引入化粪池第一池。
过粪管
- 位置:在第一池和第二池之间、第二池和第三池之间各设一根过粪管。
- 规格:通常采用直径100 - 150mm的PVC管或陶瓷管。
- 构造:过粪管两端各伸出池壁100 - 150mm,管内设置若干个斜插管或格栅,斜插管角度约为45度,格栅间距约为10 - 15mm,以增加粪液的过流面积,延缓粪液流速,使粪液中的杂质进一步沉淀,同时防止粪皮、粪渣堵塞管道。
出粪管
- 位置:位于第三池池壁下部,距离池底约200 - 300mm。
- 规格:一般采用直径100 - 150mm的PVC管或陶瓷管。
- 作用:将经过无害化处理后的粪液排出化粪池,用于农田灌溉或其他用途。
在绘制构造图时,要准确标注各部分的尺寸、材质和连接方式等信息,以便清晰展示猪舍化粪池的具体构造,希望这些描述对你有所帮助!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,欢迎继续提问。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